1. 富達小說
  2. 民國百詭故事記載
  3. 第5章 七日還魂 怨氣未消
趙德勝 作品

第5章 七日還魂 怨氣未消

    

民國初年,江南水鄉。

這個季節雨水綿綿,青石板的小巷裡總是泛著一層淡淡的濕氣,猶如籠罩著一層薄紗的神秘麵紗。

江南小鎮雖不大,卻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古宅——李家大院。

李家在鎮上乃是大戶,世代經商,家族財力雄厚。

可誰曾想,這樣一個繁盛的家族,卻有一段駭人聽聞的詭異傳說。

李家大院內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見底,平日裡鎮上人都來此汲水。

然而,關於這口古井,鎮上卻流傳著一個恐怖的傳說:每當大雨連綿七日之時,井水便會泛出血紅色,並且會有一個死去多年的李家人出現在井邊,彷彿還魂一般。

這天正是大雨的第七日。

鎮上的人們早早關上門窗,生怕看到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李家大院內,隻有幾個膽大的仆人在井邊打水。

夜色漸深,雨聲依舊淅淅瀝瀝。

忽然,井水泛起了波紋,紅色的水開始從井底升起,彷彿井裡湧出了一股血泉。

仆人們驚叫一聲,扔下水桶就跑回了屋內。

與此同時,李家大院內的大堂上,家主李雲鶴正與一位道人飲酒作樂。

這位道人名叫青雲子,據說法力高強,專治各種邪祟。

李雲鶴見狀,忙問道:“青雲道長,您看這井水泛紅,該如何是好?”

青雲子微微一笑,淡然道:“李家大院有些陰氣,是因為有亡魂未得安息。

李家主不必驚慌,貧道自有法子。”

說罷,他便掏出一張黃紙符篆,口中唸唸有詞,隨即將符篆燒成灰燼,撒入井中。

頃刻間,井水恢複了清澈,彷彿什麼都冇發生過。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一切恢複正常時,一個淒厲的女子哭聲從井邊傳來。

李雲鶴與青雲子對視一眼,二人立即趕到井邊。

隻見井邊站著一個身穿紅衣的女子,滿臉淚痕,模樣極其淒慘。

李雲鶴驚呼道:“這不是我那早逝的二女兒李婉兒嗎?

她不是己經去世七年了嗎?”

青雲子眉頭微皺,低聲道:“看來,亡魂怨氣未消,今夜恐有大事發生。

李家主,您可知令嬡生前是否有何未了之願?”

李雲鶴聽罷,心中淒然,緩緩道:“婉兒七年前投井自儘,至今無人知曉其原因。

如今看來,她定是有未了之願,纔會這般怨氣難消。”

青雲子點頭道:“亡魂若有未了之願,確實難以投胎轉世。

今晚我將施法超度,望其得以安息。”

於是,青雲子便在井邊佈下法壇,點燃香燭,念起了超度經文。

李婉兒的身影漸漸虛幻,似乎要消散在夜色中。

就在此時,忽然狂風大作,院內燭火儘滅,天地間陷入一片黑暗。

緊接著,一道冷冷的聲音從井中傳來:“我死不瞑目,怎能就此離去?”

李婉兒的身影重新凝實,她的臉上多了幾分決絕,眼神中透著深深的恨意。

青雲子見狀,神色凝重地問道:“你心中究竟有何怨恨,為何不肯離去?”

李婉兒泣聲道:“七年前,我並非自願投井,而是被人害死。

那日,我無意中發現了大哥李雲飛與鎮上王家的陰謀,他們勾結欲奪我李家財產。

我本欲揭發,卻被李雲飛發覺,他怕我壞了他的好事,竟將我推入井中!

我死後含冤,怨氣難平,隻能在這井中徘徊,不得超生。”

李雲鶴聽罷,悲憤交加,頓時怒喝道:“孽子李雲飛!

竟做出這等喪儘天良之事!”

他轉身命家仆將李雲飛捆來,當眾對質。

李雲飛被捆至井邊,見到李婉兒的鬼魂,嚇得麵如土色,語無倫次道:“不……不是我……你冤枉我……”青雲子冷哼一聲,掏出一枚銅鏡,對準李雲飛,口中唸咒:“陰陽鏡,照心魄,真相大白,鬼神明。”

霎時間,銅鏡中顯現出七年前的情景:李婉兒在井邊與李雲飛爭執,隨後被推入井中。

畫麵消失,眾人皆震驚不己。

李雲飛見事己敗露,跪地哭求:“父親,我錯了……我隻是一時糊塗,求您饒我一命……”李雲鶴怒不可遏,揮手命家仆將李雲飛押入祠堂,重重責罰。

李婉兒見狀,幽幽道:“父親,此事牽連甚廣,王家亦是罪魁禍首,望父親勿放過他們。”

李雲鶴重重點頭,隨即命人報官,將李雲飛與王家的勾結揭露出來。

數日後,官府介入,王家幾名主事者皆被治罪,李家的冤屈終於得以昭雪。

此時,青雲子再度佈下法壇,點燃香燭,口唸經文。

李婉兒的身影漸漸消散,麵帶安詳之色,輕聲道:“父親,大仇得報,婉兒此生無憾,願來生再做您的女兒。”

話音未落,她的身影便化作一縷青煙,消失在夜色中。

李雲鶴悲痛欲絕,但心中卻多了一份安慰。

青雲子收起法壇,歎道:“冤魂得以超度,李家大院自此再無陰氣,李家主可安心。”

從那以後,李家大院再未有過異象,鎮上人們也不再懼怕那口古井。

每年清明,李雲鶴都會在井邊焚香祭奠,緬懷亡女。

李婉兒的故事成為了鎮上一段傳奇,警示後人切勿心存歹念,害人害己。

然而,李雲飛的禍事還未完全結束。

雖被官府懲治,但他的心中依舊充滿不甘。

數月後,他竟然在獄中自儘,留下了一封血書,聲稱自己的死隻是報應的開始。

鎮上的人們議論紛紛,覺得冤魂作祟,李家的災禍遠未結束。

幾天後,鎮上一名年老的風水先生來到李家大院,他自稱能夠徹底驅散冤魂。

李雲鶴心存疑慮,但為了家宅平安,還是請這位風水先生入院檢視。

風水先生在院內西處檢視,最後停在那口古井旁,臉色凝重。

他說:“此井本是風水寶地,但被人心險惡所汙,陰氣極重,需徹底封井才能平息亡魂。”

李雲鶴點頭應允,風水先生便開始佈置封井之術。

隨著符篆和祭品的擺放,井水逐漸泛起陣陣黑氣。

就在封井之術即將完成之際,井中突然湧出大量血水,竟然將符篆和祭品衝散,整個院子陷入一片混亂。

風水先生驚呼:“不好!

冤魂怨氣太重,單靠封井術無法鎮壓,必須找到真正的解決之法!”

李雲鶴愁眉不展,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風水先生沉吟片刻,道:“或許,我們可以藉助更強大的法術,比如召喚厲害的鎮魂法器,才能徹底平息此地的怨氣。”

於是,李雲鶴再次求助於青雲子,希望他能找到合適的法器。

青雲子經過一番查詢,發現一件名為“鎮魂鈴”的古老法器,傳說此鈴能夠鎮壓一切怨魂惡鬼。

李雲鶴不惜重金,從一位古董商人手中購得此鈴。

青雲子持鈴來到井邊,再次佈下法壇,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鎮魂儀式。

隨著鎮魂鈴的清脆鈴聲響起,井中的血水逐漸平息,李婉兒的身影再度顯現。

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安詳,對青雲子和李雲鶴說:“父親,青雲道長,多謝你們。

今生的怨恨己了,我可以安心離去,但請記住,善惡終有報,望後人謹記此教訓。”

隨著鈴聲的持續,李婉兒的身影最終消散,井水也恢複了往日的清澈。

整個院子恢複了寧靜,彷彿一切未曾發生。

李雲鶴深感這次事件對家族的巨大警示,決定將此事記錄下來,以警示後人。

他請來文人,將整個過程詳細記錄,並刻成石碑,立在家中祠堂,以示家訓。

從那以後,李家子孫再不敢心存歹念,家風逐漸淳正。

李家的故事在鎮上流傳甚廣,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和警示。

七日還魂,這段詭異的經曆在江南小鎮傳頌了許多年,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然而,真正瞭解這段往事的人心中都清楚,這是一個關於冤屈與正義的故事,一個關於愛與恨的輪迴。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正義終將昭彰,而邪惡終將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