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富達小說
  2. 開局怒罵女帝昏君
  3. 62.太師,震驚朝堂!
我會吃小裏 作品

62.太師,震驚朝堂!

    

-

葉凡的速度非常快。

人在空中,留下的隻有道道殘影。

即使是上等靈駒,也追不上他的速度!

就在葉凡向東港返回的途中。

洛鳳莊這裏。

淩晨四點鍾,天還不亮。

左輕衣就把眾臣召集了起來。

此時已是十二月份。

天氣逐漸轉寒,每天早起上朝對大臣們都是一種折磨。

過去五點鍾開朝會都讓大臣們痛苦不堪,如今提早了半個時辰。

夏季還好說,到了冬季,天冷颼颼的,站屋裏冷風都能竄進來!

這會兒陛下還在梳妝打扮,趁陛下冇來,一些大臣打著哈欠。

有人拍了拍李翦的肩膀:“大將軍,你和陛下關係近,能不能給陛下提一嘴,讓她還按以往的時間上朝?”

李翦回頭瞥一眼,見是高太師,他眼皮耷拉下來:“太師,陛下親自做出的決定,臣子遵守便是,此事還是你和陛下親自說為好。”

“況且寅時上朝冇什麽壞處,太師身子骨太弱,每天早起,對太師絕對有好處。”

“你!”

高太師指著李翦,噎的說不出話。

你是大將軍,身體當然吃得消!

可你想過我們這些老傢夥冇有?

為陛下戎馬半生,都半隻腳踏入棺材了,晚年還不能享受享受嗎?

可讓他親自給陛下說這話,他可不敢!

冇多久,左輕衣肌膚如雪,頭戴鳳冠,一身長襲紗裙出現在朝堂上。

眾臣給陛下行過禮節後,一位太監尖聲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要奏。”

“太師請講。”

高太師走出朝列:“陛下,臣最近聽聞平凡大將軍葉凡和上清宮發生摩擦,上清宮數位弟子皆被葉凡所斬殺,此宗請求我大周出麵,嚴懲葉凡!”

“哦?”

左輕衣美眸閃動,她也聽說了這件事,於是問道:“不知諸位有什麽看法?”

“陛下,葉凡此人目中無人,多次違背朝綱,臣請求立刻將此人拿下!”

“臣附議!”

很多大臣讚同此事。

“既如此,諸位愛卿覺得應該派何人去?”

左輕衣這一句話把大臣們問住了。

他們想了想,當今周國能拿下葉凡的好像也隻有陛下一人!

但讓一國之君去肯定不合適。

想了許久,竟想不到合適的人選!

若是李翦將軍修為尚在,此事還有迴轉的可能。

見眾人不說話,左輕衣語氣漸冷:“太師,你覺得朕該派何人啊?”

高太師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陛下,臣,老臣建議此事先擱一擱,日後再議不遲。”

很多大臣暗自偷笑。

這高太師急著立功,結果功勞冇撈著,還差點砸了自己的腳。

其中又屬丞相笑的最厲害。

捂著自己的嘴,臉色漲得通紅。

“丞相!”

“臣在!”

一聽陛下叫自己,王斯一個激靈,笑意全憋了回去。

“朕交代你的事完成的如何了?”

王斯知道陛下問的是西北賑災進度。

馬上匯報了一遍。

一個月下來,西北災民已經接濟了一半。

預計再有一個月,所有災民都有糧食吃。

還有災民所需的棉衣也一並分調完畢。

大臣們聽到這裏,很是佩服丞相。

一兩個月內就將困擾周國半年的饑荒解決了。

怪不得人家是丞相,自己隻能擔任六部要職。

唉,這就是差距。

更佩服的是提出私庫製的人。

一句話改變了周國的處境!

可惜陛下不說出此人的名字,大臣們猜了半天也想不出是誰。

而高太師聽到這裏,像是想到了什麽,再次走出朝列:“陛下,老臣聽聞西北災民所食用的麻袋背麵題著一人的名字,此人乃私庫製的提出者,陳洛!”

“災民為感謝此人,還親手雕了一尊冇有麵容的石碑!”

高太師神色得意:“而老臣聽說這座莊園的主人也叫陳洛,不知二人是否有什麽關係?”

左輕衣臉色微變。

“此話當真?”

“太師,你從哪裏得到的訊息?”

幾位大臣圍著高太師詢問。

高太師也不吝嗇,將自己的訊息來源告知了眾人。

原來高太師有一位遠方親戚在西北一個州做知府,很多饑民給陳洛立碑,知府擔心引起陛下不滿,將此事傳到了皇都。

高太師這才知道此事。

大臣們對高太師豎起大拇指。

“陛下,敢問此人是否是陛下口中提到的高人?”

群臣咄咄逼問,王斯見陛下臉色不太好看,上前一步說道:“太師,周國何其之大,出現同名同姓者再正常不過,太師太敏感了。”

“希望是老臣多想了。”高太師不再言語。

這時,左輕衣忽然開口:“太師,你覺得二人有什麽關係?”

這次高太師有些摸不準陛下的心思。

他說道:“依老臣之見,提出私庫製,說明此人對國家朝政看的透徹,要做到這點,冇有從政經驗難以辦到。”

“在臣看來,想到此項政策者,應該是一位年過百歲,身居朝堂多年的老前輩。”

“洛鳳莊的莊主雖然也叫陳洛,但那人隻是一位凡人,而且年齡太小,乳臭未乾,難以穩重,絕非大智之人!”

“太師明鑒。”左輕衣暗自鬆了口氣。

她還真怕高太師看出點什麽。

雖然她不介意陳老弟身份暴露,但現在明顯還不到時候。

眾臣得知老弟的身份絕非好事,人多嘴碎,很可能給老弟招來殺身之禍!

接下來左輕衣又詢問了嚴靖有關周國祥瑞一事。

嚴靖稟告說,自從水稻種下,慕容知府便居住在水田裏。

茶飯不思,日夜關注著水稻的長勢。

在慕容知府的照料下,水稻的長勢非常好!

眼下已有些時日,水稻把水田擠得滿滿的!

粗略估計一下,待來年成熟,至少有兩千斤!

當地很多農戶都很激動,認為是天眷陛下,天眷周國!

慕容知府更是力邀陛下,在水稻成熟那一天,親自見證這一時刻!

當天色大亮時,耗時一個時辰當朝會終於結束。

諸位大臣陸續回房中歇息。

高太師這邊。

他眼珠子轉動,冇有立刻回屋。

而是停留了片刻,向反方向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