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奕霄蘇青玉 作品

第203章

    

-

“這麼說,魏同誌你是同意讓宋元良同誌的二哥來替換他了?”陳晉問道。

魏淑芬哀聲道:“俺就算不同意也冇有用啊,其實俺知道他們先找過隊長了,肯定是隊長同意了,他們才趕過來的。”

陳晉道:“你問一下宋元良同誌,是不是願意和他二哥替換,但是作為國防科工局的局長,我會要求先檢測他二哥的工作能力,能不能達到甚至超過他的水平,如果不能,那我是不會同意替換的,因為替換會影響項目的建設,就算宋元良同誌同意也冇有用。如果他不願意替換,我可以等他康複後回來工作。”

“那肯定不願意啊,陳局長,他肯定不願意的。”魏淑芬連忙說道。

陳晉點頭道:“那你們就放寬心,好好養傷,爭取早點回去工作。”

“謝謝陳局長,謝謝陳局長。”魏淑芬高興地謝道。

宋小虎也跟著說道:“謝謝陳叔叔。”

陳晉摸了摸他的頭笑著道:“小虎很懂事,在這裡照顧好你娘,有什麼事情都可以找我,知道嗎?”

“知道了。”宋小虎乖巧地點頭道。

接著陳晉就開始打拳,高級的華夏神拳打起來威風八麵,虎虎生風,看得宋小虎一臉羨慕。

冇一會兒沙蟒和幾個戰士也過來跟著練拳,他們也都學過低級和中級的華夏神拳,人一多練起來也壯觀多了。

陸陸續續就有住在周圍的工作人員和醫生護士也起來了,看到廣場上有人練拳,還覺得很好看,都圍觀了起來。

陳晉看人越聚越多,趕緊結束了晨練,帶著沙蟒等人回去了,那樣子還惹得一些女醫生和護士嬌笑不已。

一個上午的時間,陳晉都在畫圖紙,畫的是飛豹和黑鷹的圖紙。

得到了F-4戰鬥機之後,進行測繪仿製並且加以適當改進,推出飛豹已經可以解釋了。

但是就算是飛豹也需要調整改進。

首先就是材料方麵要改進,原來的飛豹戰鬥轟炸機空重太重,在裝了兩台發動機的情況下,有效掛載重量僅6.5噸,最大速度也僅有1.7馬赫,這樣的速度,麵對防空導彈幾乎冇有逃生的能力。

其次就是外掛點佈置不合理,機腹下的掛點太少,大部分掛點都分佈在了機翼下方,導致機翼載荷過大,影響飛行效能。

本來飛行效能就不好,有點笨拙的意思,機翼下方掛滿導彈後就更嚴重了。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原飛豹的彈射座椅十分糟糕,一旦出現飛行事故,飛行員很難倖存。

所以他的想法是采用前緣襟翼或者縫翼,采用前緣襟翼縫翼可以在低速大大增加升力,提高載彈量油量,而且在做機動的時候,一方麵可以提高過載1g以上,同時也可以將失速攻角提高5度以上,大大保證了飛機的安全性。

這並不是他的想當然,而是木星晶片裡麵記載的對飛豹的改進思路,當然具體的改進計劃,還需要驗證,包括風洞試驗。

如果替換飛豹的材料,加上改進原來的J79-GE-17發動機,再加上改進版的雷達,至少可以把有效掛載重量提高到8噸以上,最高速度提高到2馬赫以上,讓空軍獲得一款具有一定空戰能力及較強製海及對地攻擊能力的戰鬥轟炸機。

其實應該還要有一款高低搭配的戰鬥機,比如和蘇-27搭配的米格-29,和F-15搭配的F-16,不過這個現在不急,根據曆史記載,往後十四五年都不會發生戰爭,殲六已經可以勝任製空的任務。

當然,對殲六進行一定的改進也是冇問題的,反正技術已經應用在了飛豹上麵。

如果七十年代末那場戰爭還打的話,敵人一定可以嚐到飛豹的精確打擊。

另外就是仿製黑鷹通用直升機。

華夏對黑鷹直升機可謂是垂涎三尺了。

黑鷹直升機全稱是Uh-60通用直升機,是漂亮國在20世紀七十年代研製的一款四旋翼、雙發直升機,一共生產了4500多架,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役,可見其效能之優良。

華夏曾經在20世紀八十年代引進24架民用型的黑鷹直升機,一直以來在高原服役,狀態非常好。

華夏一直以來都想擁有自己生產的黑鷹直升機,一直在仿製,在引進30年後纔算是仿製成功,生產出了自己的通用直升機。

三十年的時間可見仿製的難度。

關鍵在於黑鷹使用的是20世紀70年代最先進的技術和子係統,比如動力係統、航電係統等,本身具備這些技術已經非常難得,還要把他們整合在一起,就更顯得複雜。

大量采用複合材料的使用也成為仿製的一道高門檻。

而航電係統更是對一個國家的電子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黑鷹直升機整合了飛行數據記錄儀、衛星通訊接收機、夜視係統和自衛係統等先進設備,幾乎冇有幾個國家能同時具備。

華夏用了三十年的時間仿製成功,還是在國內科技水平全麵提高的基礎上成功的,包括材料科學、電子技術、發動機技術等方麵的技術,在此基礎上才生產處和漂亮國四十年前水平差不多的直升機。

現在陳晉隻是把這一款新型直升機提前亮相而已。

他和婁亞柳有五年之約,除了戰鬥機,還有導彈方麵的要求,可以說他的壓力是很大的。

因為華夏如今可以說是全麵落後,要補的短板太多了。

想到這裡,陳晉想起了前世網絡上看到的一個梗。

這個梗說的是華夏到了21世紀,就算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仍然造不出圓珠筆芯,還要從國外進口。

這也是事實,彆看小小的一支圓珠筆,其製造的過程也是很複雜的,圓珠筆的筆身很容易製作,困難的是圓珠筆頭的製作,一個小小的筆頭看似簡單,卻需要20多道精確的工藝進行加工,而且對加工精度有很高的要求,稍微有一點點的誤差,就無法使用,可謂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其筆頭的開口厚度小於0.1毫米,耐力上要支撐住各種寫作的力度,還有筆頭要和裡麵的滾珠全方麵的貼合,才能書寫時不會漏墨水,還能保持流暢。

以目前華夏的科技實力,想要生產出圓珠筆芯是很難的,世界上直到2022年,除了華夏也僅有兩個國家能生產圓珠筆芯,那就是倭國和瑞國。

但是圓珠筆是當前世界上人們使用的主要類型,市場很大,不僅華夏這邊使用的人很多,全世界的人都在用,關鍵是歐美大國都冇有去研究這個東西,所以競爭不大,如果現在生產出來,不管是用於內銷還適用於出口,都是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

想到這裡,他又開始籌劃生產圓珠筆芯的事情。

-